好东西

苹

名称:苹

【异名】宾草(《山海经》),大萍(陶弘景),芣菜(《本草拾遗》),四叶菜(《卮言》),田字草、破铜钱(《纲目》),四眼菜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四叶草(《天宝本草》),夜合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水对菜(《陆川本草》),夜关门(《重庆草药》),水草头、水金花头、野连菜、十字草、夜里串、夜爬山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水羚羊、四瓣莲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水浮钱、四蝶草、四面金钱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苹科植物苹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
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匍匐泥中,细长而柔软,不实叶具长柄,长7~20厘米,叶柄顶端有小叶4片,十字形,对生,薄纸质;小叶倒三角形,长与宽1~3厘米,先端浑圆,全缘,叶脉叉状,下面淡褐色,有腺状鳞片。孢子果斜卵形或圆形,长2~4毫米,被毛,于叶柄基部侧出,通常2、3个丛集,柄长1厘米以下,基部多少毗连;果内有孢子囊群约15个,每个孢子囊群具有少数大孢子囊,其周围有数个小孢子囊。孢子期:夏秋。

生于静止浅水里。常见于水池或稻田中。温带及亚热带均有分布。 植株高5-20厘米。根状茎细长横走,分枝,顶端被有淡棕色毛.茎节远离.向上

发出一至数枚叶子。叶柄长5-20厘米;叶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叶组成,呈十字形,长宽各1—2.5厘米,外缘半圆形,基部楔形,全缘,幼时被毛.草质。叶脉从小叶基部向上呈放射状分叉,组成狭长网眼,伸向叶边,无内藏小脉。抱子果双生或单生于短柄上,,而柄着生于叶柄基部,长椭圆形,幼时被毛,褐色,木质.坚硬。每个泡子果内含多数袍子囊,大小孢子囊同生于孢子囊托上,一个大泡子囊内只有一个大孢子.而小孢子囊内存多数小泡子

【采集】春、夏、秋均可采收。

【性味】甘,寒。

①《纲目》:"甘,寒滑,无毒。"

②《食物本草汇纂》:"味辛酸,寒,无毒。"
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咸,寒滑。"

功用主治

清热,利水,解毒,止血。治风热目赤,肾炎,肝炎,疟疾,消渴,吐血,衄血,热淋,尿血,痈疮,瘰疬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捣绞取汁饮,主蛇咬毒入腹,亦可敷热疮。"

②《医林纂要》:"除烦,解热,消痰,行水。"

③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妇女红崩白带,月经不调,退火消肿。"

④《天宝本草》:"清心解热,去火毒。治螬疳,敷疮,拨云散雾。"

⑤《陆川本草》:"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血热。"

⑥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热淋。"

⑦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火眼红肿,牙龈疼痛,热淋尿血,除瘰疬、痔疮和痈肿。"

⑧《泉州本草》:"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,退癀定痛,行气逐瘀。治水肿脚气,热疖疮毒,跌打扭伤,虫螫咬伤及痈疔肿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(大剂量3~5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
选方

①治风火赤眼,肾炎、水气脚肿、肝炎:田字草三钱至一两。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②治疟疾:鲜田字草三至五两。发作前三小时水煎服;或用鲜全草揉细,发作前数小时塞鼻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消渴:苹(暴干),栝楼等分。以人乳为丸。(《本草拾遗》)

④治吐血:鲜田字草二两,鸭肝一只。共捣烂,开水烫热顿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
⑤治热疮,肿毒:鲜苹叶一握。洗净并捣匀,敷患处,日换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⑥治妇女阴道红肿:四叶草五两。煎水兑白糖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
⑦治疔疮:鲜田字草捣烂外敷,每日换一次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⑧治毒蛇咬伤:一鲜田字草全草适量,加雄黄末三钱,捣敷伤口周围。二田字草(鲜全草)二至三两,捣绞汁。冷开水送服,渣敷伤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⑨治外伤腰痛:先将鲜苹全草六钱至一两,和醋同炒,然后酌加水煎,温服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参考

  • 《本草纲目 · 苹》
  •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,请关注我们,好东西网将持续分享更多生活知识。

    1.《苹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、分享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
    2.《苹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功效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
    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haodonxi.com/zhonyao/4186.html

    平地木

    苹果

    展开全文
    好东西网合作伙伴
    首页 经验 功效 使用 知识 物语 食谱 百科 中药 问答